【6163银河net163am|研究】迁入民生“老街”内老建筑的生存法则-6163银河net163am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6163银河net163am





【6163银河net163am|研究】迁入民生“老街”内老建筑的生存法则
时间 :2019-07-02 作者:6163银河net163am控股集团 分类 :公司动态 浏览:1172次

民生路,位于石家庄市中山路以南 ,裕华路以北,东起大经街,西至胜利大街。是石家庄市最富有历史文化的街道之一 ,更是石家庄最早的文化 、经济、军事中心。在过去人们常说,石家庄最有内涵的地方当属民生路。它像一位慈祥的老人,以一种古老的 ,原生态的心态讲述着石家庄的人、情 、事。

绿地·中山里(拍摄于2019.03.08)

    百年时光,岁月流转,几经地产规划开发建设 ,现由绿地集团执笔,民生路被改造成了绿地·中山里—“民生路历史文化长廊”,形成以文化、商业与地产的融合的形式存在的低密度 、院落式的复古商业集群,其体验式 、休闲式 、互动式的旅游方式 ,符合现代游客的需求 ,各个区域打造不同的主题和特色业态,以另一种和现代社会更融合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

商业街业态规划图(来源网络)

   走过高低错落的水池、石桥、石鼓凳 、影壁墙 ,盘桓其间如同置身于“经风历雨的古朴民居 ,铺满青石板路的百年老街”的幻景中 。在这里拾取历史记忆碎片,可以踏寻百年石门的丝丝印记,记忆不散的文化积淀,给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织碰撞的新鲜感。而历史上的真正民生路,大概也只能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了罢 。

民生路旧照片(来源网络)

    石家庄是一个年轻的城市 ,历史建筑对这个城市来说弥足珍贵 ,由于拆迁,这里很多遗址都不见了踪影,被保存和复原的也只是寥寥。据有关报道 ,“民生路文化长廊”投资4000万元 ,共有16座具有一定地方建筑风格和特色的历史建筑,其中原址保留4处,分别是常家大院、红星影院、日本宪兵司令部和电报局街上的电报局营业厅 ,迁移和复建12处 ,包括米家楼、赵家楼和万字会楼等 ,实地调研后 ,感觉只有日本宪兵司令部 ,是这条街上唯一保存的 、尚未拆除的老建筑物 ,而民生路南北两边矗立近百米高的高层住宅楼 ,仿建的这些民国风格的低矮建筑群紧紧夹在两边高层住宅楼对峙的“峡谷”中,风格、高度极不协调 。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民生路多数历史建筑为迁址复建,这些历史建筑在原址未得到有效保护,造成不同程度毁坏 ,而如今迁址复建的历史建筑也大多无法依照原建筑结构及形式进行真实复原,原址周边与之相适应的历史人文环境随着异地复健而消失。迁建及复建不是历史建筑保护的最终目标,而是在无法实施就地保护时采取的一种辅助手段 。异地保护还存在不少“短板” ,最难的就是无法复制历史建筑的生态原貌,一些蕴含在建筑中的文化内涵也随之消失,保护历史建筑不是保护这个建筑本身,而是把它所蕴含的时代记忆一同留存下来。

万字会楼旧照片(来源网络)

常家大院旧照片(来源网络)

    现在 ,有的地方为搞仿古一条街,吸引游客,带动经济,在城市街道改造时 ,不惜拆真建伪,或把其他地方的历史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硬生生搬迁到一起 ,这与历史建筑保护理念是相悖的。有的地方基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提升环境的需求 ,要对旧城进行改造 ,这些理由人们可以理解。但打着“有效保护”历史建筑之名,而行追逐经济利益之实的迁建 ,却实在与“保护”不相干。据建筑专家讲,历史建筑属于不可移动文物 ,保护历史建筑不仅要整体留存这个建筑本体 ,而且应该把与历史建筑有机融为一体的周边环境、历史文化 ,尽可能多地保留下来,目的是把它所蕴含的文化记忆一同留存下来。而异地迁建,只能使历史建筑的本体得以保存,环境和历史文化内涵是迁移不了的,这不仅会让原有的“文化信息”丧失 ,也容易对文物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坏 。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原真性,特别是历史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随便移动的,原址保护 、原真利用是文化遗产保护最理想的状态。

日本宪兵司令部(拍摄于2019.03.08)

   历史建筑的异地复建,尽管比让历史建筑在原地毁坏好一些 ,但也仅是权宜之计,不提倡更不能鼓励 。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建造技艺和文化记忆,是时代的人民智慧的艺术结晶。不宜过多强调因原地保护条件缺乏而提倡历史建筑异地复建,而应站在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提高全社会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从留住城市之根的重要性来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传承。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内部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智力资源中心  城市更新研究所 周拂晓

编辑:信息中心





XML地图